青岛市重要产品追溯系统改造升级

从 2010 年开始,商务部陆续支持部分城市开展了肉类、蔬菜、中药材、酒类等产品的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探索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青岛市自 2010 年被商务部审核批准为全国第一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项目于 2013 年 11 月 26 日通过商务部对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终验,进入维护质保期已近 8 年。由于顶层设计对节点企业赋能考虑不足,与节点企业经营业务结合度不高,软、硬件设备超龄运行,节点企业迁建和关闭频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追溯数据的采集上传和追溯链条的完整性。

2020年青岛市商务局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进行系统升级。在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追溯范围,完善促进追溯体系建设运行应用的政策措施,建立保障追溯体系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逐步改造建设成为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不断完善追溯产品链、数据链、流通链,努力让追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守护菜篮子的一道坚强屏障。 不断探索便民、惠企、通商的新形态,

青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升级主要以实现“市场化、标准化、便捷化、常态化”为目标,从六大板块着手进行整体升级:

一、追溯区域拓展。追溯区域在过去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5区的基础上,新增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

二、追溯品类拓展。将水果、禽蛋、豆制品等纳入追溯品类。

三、追溯企业拓展。由屠宰企业、农批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新增种植企业、配送企业、储备企业等。

四、追溯节点拓展。一期追溯节点为375个,升级后节点拓展到932个。

五、追溯技术拓展。由在电脑端手动输入20位数字码,升级为可扫描溯源二维码。大穰科技运用数据云端管理、云计算手段,将信息录入、传递、查询通过手机完成。

六、追溯数据应用拓展。纵向与省级、部级平台对接,横向与市农业、市场监督局等部门数据共享。

通过升级,青岛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日均追溯数据五万六千余条,日均蔬菜追溯量三千余吨,日均猪肉追溯量200余吨,坚持体系打造,青岛市重要产品追溯提升工程以“六个一工程”为统揽,通过技术与管理融合,政府主导与企业主责协作,信息化、规范化、便捷化水平逐步提升。

一个城市数据中心。来自追溯流通节点全域的数据信息,实时汇聚到青岛政务云,云端合成形成数据运行管理的中枢。政府部门实施远程调度,应用到城市管理,为菜篮子市场供应、食品事故应急处理、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一个追溯码体系。追溯的核心是用码,用追溯产品打造可识别的身份,城市数据中心通过追踪码,马上记录和查询追溯信息,从而实现对产品流通的可追溯管控。从数字码到二维码,青岛追溯进入2.0版,通过一店一码、一品一码等多种形式。赋码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便捷,码码相连,追溯轨迹清晰可见。

一条追溯路线。追求诚信,肃立安全,追踪可追溯产品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通过数据资源共享,交易实时采集,线上数据传递、线下查验、全程实时管理,严格溯源监管,保证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一套追溯信息。登录微信公众号,打印追溯票据,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随时溯源查询,直观感受产地、交易、检测等追溯信息,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一套追溯标准。追溯理念逐步进入企业的责任意识,建立与企业追溯的便捷化数据接口标准。鼓励更多优质企业加入政府追溯系统,促进追溯的市场化发展,形成良性发展链条。

建立一条连接通道。信息时代,数据在共享共用中增值提升。青岛追溯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推动政府部门间的数据联通,主动对接企业、协会、第三方追溯平台,努力促进追溯数据的全域共享。

以惠民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提高了消费者对于可追溯产品品牌的信任,同时,起到了对上下游环节的监督管理作用。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一直被业内视作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促消费,稳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内贸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